15年来,晋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丰富“晋江经验”,县域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新闻启示录推出专题报道《晋江之路》。
《晋江之路(上)紧抓实体经济不放》↓↓↓
《晋江之路(下)将全面发展作为核心目标》↓↓↓
地处东南沿海的晋江,“十户人家九户侨”。祖先凭着“爱拼才会赢”的精神远渡重洋到海外谋生;改革开放后,晋江人更多选择在家乡打拼,盼盼食品集团的当家人蔡金垵就是其中之一。
1996年,蔡金垵在晋江安海开始了创业历程。经过几年的发展,老蔡的企业逐渐走上轨道,有了一定的规模。2005年,当老蔡琢磨着怎么才能把企业做强做大时,晋江市首次出台针对传统企业转型发展的政策,倡导品牌立市。
品牌的首要保障是品质。从源头到终端,老蔡要求企业的生产做到全流程可控。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老蔡的企业已成为我省乃至全国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盼盼也成为全国驰名商标,敢于与洋品牌一争高低。
盼盼的发展之路,正是晋江实体经济发展的缩影。
“晋江经验”提出的十五年间,晋江按照“六个始终坚持”和“处理好五大关系”的要求,紧盯实业不松劲,投身实业链各个环节,做专做精。
六个始终坚持:
始终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
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
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
始终坚持以诚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
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引导和服务
处理好五大关系:
处理好有形通道和无形通道的关系
处理好发展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处理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
全市传统产业配套率高于其他九游体育平台地区,这既提高了整体产业生产率,又降低了行业运营成本。“中国伞都”“中国鞋都”“中国食品工业强市”“中国陶瓷重镇”等14个“国字号”产业品牌,相继落户晋江。
发展至今,晋江已建成纺织服装、制鞋2个千亿和建材陶瓷、食品饮料、纸制品、装备制造、化纤等5个百亿产业集群;亿元以上企业超过700家,安踏集团还成为国内体育产业中首个营收百亿集团。
全市GDP总量中,来自实体经济贡献占比达60%以上,由实体经济创造出的产值、税收和就业岗位占比都在95%以上。
2016年,晋江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700亿元,连续23年位居我省县域经济总量第一位,第十六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前十行列。
2016年8月,新一届晋江市委按照“晋江经验”的内涵,为晋江未来描绘出“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新图景。在这张蓝图背后,晋江积极承担起23项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不断大胆突破、主动作为,推出一批率先于全省和全国的改革实践。
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面向全球实现开放发展正成为晋江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
●贵人鸟股份有限公司斥资2000万欧元,投资西班牙足球经纪公司BOY
●安踏集团开展品牌并购战略,入股日本“迪桑特”公司
●恒安集团布局海外营销中心,设立洲际生产基地
据统计,目前,晋江已有上百家制造企业直接在海外设厂,参与全球化分工。而晋江要真正实现“国际化”的目标,不仅产业要“走出去”,还要使人才“引得来、留得住、融得进”。
例如,晋江正全力打造全球重要内存生产基地,规划到2025年,形成千亿规模的集成电路产业。其中,晋华项目已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集成电路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仅该项目目前就聚集了近500名高层次技术研发和运营管理人才。预计,未来与这一千亿产业相匹配的人才需求至少将达3.九游体育官网5万人。
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投资密集型、智力密集型产业目前已占到晋江市实体产业的近20%。
在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方面,晋江也有大手笔:
●近年来,晋江先后建立了电镀、制革、漂染三个污染集控区,对这三类重污染企业进行集中管理和治理。
● 在水域综合治理方面,晋江率先在全省建立市领导挂钩负责,部门保障、党政同责的工作机制,构建工业、农业、河道整治等九大专项整治体系,创新完成了污染源排查销号制度。
● 注重从市民的需求和感受出发,打造一系列生态品质工程,让市民 “出门见绿地、散步入公园”。
晋江每年把60%以上本级财力用于民生建设,在全省实现“七个率先”:
● 率先实行新农合跨省异地结报
● 率先实现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即征即保”
● 率先把治安巡逻队配到村一级,“两抢”案件从日均17起下降到0.九游体育官方网站5起
● 率先推行“居住证”制度,110万外来创业务工人员享受30项市民待遇
● 率先实行公办高中和中职学校免学费,每年有4万名学生受益
●率先实行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制度
● 率先实现城乡环卫保洁一体化
评论列表